看板 movie
雖然已經上映超過一年了,但最近才因為朋友推薦知道這部電影 剛好Hami上面有,上週末在家就打開來看 構圖、調色都很出色,加上劇情鬆弛有度,好喜歡 開頭的第一場戲,從路人對男女主角的討論開始 畫面很美且有種對稱感(很重要),最後Nora對鏡頭的凝視就像在反問觀眾:從旁人的視角真的可以看懂我們嗎? 看完第一場戲就知道自己應該不會討厭這部電影了 接下來就進入這部電影,三個12年的第一個12年 這時候的娜英是一個會因為成績而鬧彆扭的小女孩,同時也有著遠大夢想(諾貝爾文學獎) 從還是小孩的娜英可以看出本質上她對於情感非常坦率,對移民也充滿期待和勇氣 但12歲的娜英並沒有好好地跟海聖說再見,留下了童年的遺憾 第二個12年 娜英離開了多倫多,而Nora搬到了紐約 Nora跟海聖再次搭上線,兩人像是為了彌補過去的遺憾,時常克服時差跟對方聯繫 這場戲是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部分,曖昧的氛圍拍得非常到位 但此時的Nora正處在一個徬徨的階段,單方面要求停止這段曖昧的關係 之後便在創作營結識同為作家,也是Nora未來丈夫的Arthur Nora的夢想也從諾貝爾文學獎變成了普立茲獎 第三個12年 透過海關的那場戲,得知Nora已結婚多年,且夫妻雙方都事業穩定 剛分手的海聖來到紐約找Nora敘舊,透過海聖的詢問會發現Nora已經很久沒有去思考何為夢想 接著便迎來整部戲的高潮,三人對談的酒吧戲 實際上只有兩人在對談,談話中也再次談到了「因緣」 Nora送海聖上車時,兩人站在路旁沒有交談、沒有親密互動的對視 僅有離別前帶著遺憾,友情的擁抱 Nora走到家門口時眼淚潰堤,Arthur像早有預料般守在家門口陪著Nora進門 整體是一個相當工整的三幕劇,忍不住就把大綱打了出來 對於這部電影,有些評論會認為「因緣」被提及次數過多,顯得不浪漫 但回憶第二段Nora回應Arthur詢問她是否相信這一概念時,Nora則是回答:「flirt.」 由此判斷「因緣」只是一種障眼法,只是對現況的一種詮釋 三段劇情都有安排相似的橋段,即是Nora與海聖無聲的對視 海聖象徵童年及夢想,Nora透過海聖跟娜英對話(娜英這名字只有她媽跟海聖會使用,因為在他們眼中她還是娜英) 在第二段Nora告訴海聖自己常常在看飛往首爾的機票 因爲此時的Nora因著轉變成大人而感到徬晃(嚮往過去,逃避成長) 第三段告別的戲,更加深了這個概念 看向海聖(實際上是看著童年的自己),她知道她正在跟那個叫娜英的小女孩道別 道別後,安慰他的是象徵現實與成熟的Arthur 所以這部電影不僅是部出色的愛情電影,更是象徵每個人成長過程的寓言故事 此時回想開頭那一幕,Nora透過鏡頭盯著觀眾彷彿是在問:那你呢? -----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223.140.193.19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movie/M.1733477867.A.D16.html
justgogogo : 其實看完我最大的疑惑是 這整部電影裡面 有愛情嗎 12/06 21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