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完整新聞標題:龍寶寶不夯了!新手爸媽不重視生肖 生育率再下修
4.完整新聞內文:
以前都說生個龍寶寶,挑個吉利,更是被視為尊貴的象徵,12個生肖就「龍」最夯,一到
這個年分生育率就飆高,但2024年受到少子化影響,再加上新手爸媽們對於生肖沒那麼重
視,生育率年年下降,從高峰42萬新生兒,一路下滑,今年恐怕成為最慘龍年。
抱著四個月大的前世情人,臉上總是掛的大大的笑容,幸福指數百分百,因為盼這個女兒
,盼了好久好久。
四寶爸利書毓:「手上抱的這是第四個,怎麼會想要生到第四個,就有了就生,是有為了
生肖或是為了性別嗎?生肖是沒有啦,是比較想生女兒,那剛好就有了,那就生了。」
你真的沒聽錯,他們這一家有六口,當初就是想要有個女兒。
對於要生幾個寶寶,其實夫妻兩一開始沒有任何計畫,單純認為孩子來了就生,經濟教育
都不是問題。
四寶爸利書毓:「因為生三個跟生四個,是沒有太大的差別,就是說生到第三個了,那第
四個有差到那一點點教育費嗎?所以你們沒有想那麼多,沒有想那麼多,就順其自然啦,
有就,對啊,因為小朋友搞不好也會幫你帶財之類的。」
完全沒有受到近來少子化的影響,但根據今年國發會的數據,出生率依舊是不斷的往下掉
,本來上一回公布數據推估總生育率2024年應該可以受到金龍年的影響,來到1.05,只是
現實生活數字不斷的往下掉,不僅已經無法達到當時的預估值,甚至還可能繼續創新低,
因為現在想生龍寶寶的爸媽們,幾乎不會考慮到生肖問題。
龍寶寶媽小眉:「跟我先生當初就是想說,我們就是順其自然,那剛好在這個時候寶寶來
了,然後我們就這樣生了一個小龍女,所以她現在有任何的小名,我們現在叫她霏霏。」
同樣的身為龍寶寶的新手媽媽,當初孩子的生肖都是恰巧,自然而然的懷孕了就生,不僅
沒有刻意挑時間,對於生肖,就不再像早期那麼重視。
TVBS記者謝宜倫:「龍年的最大出生潮是在1976年的時候,當時有42萬名的新生寶寶,但
現在生肖對新手爸媽來說,已經沒有那麼看重了,去年大約是13萬名新生兒,但今年到目
前為止大約是10萬名,很有可能是最慘龍年。」
從42萬名,一路下滑,1988年34.2萬,2000年30.5萬,2012年22.9萬,眼看著2024就要過
去了,截至九月底新生兒僅有9萬7733人,醫院產房空蕩蕩,婦產科醫師就提到,早在年
初已經預告了,出生率不要那麼樂觀。
婦產科醫師王樂明:「產房的生產量比歷年來,只有一直往下走,叫雪崩式的崩解,大家
都不想生,那當然原因非常非常多啦,那可能有的是現在的人的觀念,他覺得說生小孩,
對我來講沒有什麼好處,我寧可兩個人好好地過生活,對那也有就說是不是經濟的問題,
其實經濟,我個人覺得影響有,但是不是那麼大,12年前的龍年新生兒到22萬,那去年16
萬就要喊叫了,那今年到現在好像聽說才十幾,不到十萬的樣子,因為還有兩個月,兩個
月能衝多少,你能夠一年下來12萬已經,又掉了4萬個新生兒不見了,所以龍年有沒有是
票房,現在已經完全完全沒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。」
甚至就連以往醫院總是會宣傳「國慶寶寶」,因為以往家長們會挑選好記的,或是挑選特
定節日當生日的孩子,更是越來越少。
龍寶寶媽小眉:「因為我們是屬於自然產,那所以時間的話就是,我們沒有辦法確定了,
那當然現在年輕人比較不會有,就是想要什麼樣的日子,或是跟爸爸媽媽,同樣生日的這
樣的想法,所以我們就是順其自然,然後她來了,那我們就很開心的接受她迎接她。」
年輕家長對於以往的刻板印象,已經沒有那麼在乎,再加上社會的變遷,有子萬事足或是
養兒防老,更是認為養好自己更重要,也因此高齡化社會或是人口生不如死,顯然已經不
是新鮮事,
儘管政府部門提出0到6歲國家養,但往後的教育與費用,恐怕才是不敢生的關鍵,公布了
失衡的人口結構,政府是否有感受到警示?只是難以翻轉依舊是年輕人的觀念。
5.完整新聞連結:https://news.tvbs.com.tw/life/2676017
6.備註:到9月還有97733人,那看來13萬新生兒穩了
政府有做事大家都有看到(′‧ω‧‵)
--
1.你不管後半輩子再怎麼努力,都比不上你投胎那一次的努力
2.努力用功一輩子,不如你爸媽給你一棟北市精華區的房子
3.你工作一年連100萬都賺不到,人家買個1200張中華票券擺一年就有100萬
4.要從沒錢變有錢很困難,要從有錢變更有錢很簡單 ψqxxrbull
5.法律規定不能教唆他人自殺,因為當所有窮人都自殺了,有錢人也沒辦法一直有錢了
6.自殺前記得用盡你的能力貸款,在選擇權結算日前全梭一邊,這是你死前翻身的機會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11.249.186.80 (臺灣)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Gossiping/M.1730821337.A.E43.html
1.媒體來源:TVBS
2.記者署名:記者 謝宜倫 / 攝影 李延智 報導